近日,第17屆中國黃酒節酒文化系列活動之一,“國醫國釀”——古越龍山養生文化論壇在四川成都舉行?;顒釉噲D以黃酒養生的實際功效,撬動“白酒之鄉”的黃酒市場。
“與白酒相比,紹興黃酒更多的是一種文化酒。”中國作家協會會員、紹興市作家協會名譽主席朱振國作為黃酒之鄉的“形象大使”,結合成都當地習俗,科學解讀紹興黃酒的養生功效,就生活中如何合理飲用黃酒及紹興黃酒的養生保健、釀造工藝、歷史典故等話題進行了互動探討,給成都市民上了一堂生動的黃酒養生課。
相關負責人說,本屆黃酒節的特點是不光把客人“請進來”,更強調主動“走出去”,向世人展示紹興黃酒的悠久歷史、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健康養生的功效,從而撬動更大市場。
黃酒要靠“健康、文化”突圍
黃酒是世界三大古酒之一,是源于中國特有的酒種,可謂是獨樹一幟,早在三國時期就有“青梅煮酒論英雄”之說,而其中的酒指的就是黃酒,足見其濃厚的文化底蘊。黃酒相較于白酒口感更溫和、營養更豐富,并具多種養身健體之功效。
遺憾的是,由于受陳舊觀念的束縛和區域銷售的限制,作為中國國粹之一的黃酒,一直被局限在長三角區域內,始終沒有實現銷售量和市場區域的巨大突破,在傳統與繼承、保護與開發中徘徊不前。
“現在黃酒市場的競爭不僅僅是黃酒企業之間的競爭,而是整個酒業市場的激烈競爭。”古越龍山相關負責人表示,目前,啤酒、白酒、葡萄酒等快速擴張,占領了絕大部分的市場,黃酒獨守一隅,僅僅分到了一小杯羹,這就造成了整個黃酒行業的內耗,以及市場不斷被其他酒類瓜分。
紹興黃酒應該怎么突圍?業內人士給出的方子是:主打健康牌、文化牌。近年來,黃酒走出原本狹小的消費地域,成為名副其實的酒類“第四勢力”,原因之一就是其特有的健康養生功能。
在成都舉行的養生文化論壇,黃酒的養生功效成了論壇的主題,通過專家的深入解讀,將黃酒的健康養生文化以及紹興黃酒引入四川,希望能逐步培養更多消費者喝黃酒的習慣。